2016120901   
2009年時,中本秀平來到了Honda MotoGP團隊
而此時,Honda正經歷從80年代回到MotoGP最困難的情況
在中本來時的前五年,Honda只拿下一次WC

當中本加入Repsol Honda Team前,他在F1團隊已經待過9年
是公司最受尊敬的工程師
他被派到MotoGP來解決無法拿下WC的困境
讓我們回到一開始,中本加入這間公司HRC的時刻

中本於1983年時進入Honda
中本回憶道:
"進公司前3個月我先在經銷商工作,接下來我被調到鈴鹿的汽車廠
 接下來一些公司政策,我又再度被轉調
 而我十分的幸運,我被轉調到HRC"
 
Q:那時你幾歲?
A:我那時26歲,我在1983年10月1日進入HRC
  我進入後第一份工作在引撆部門,經過一個月後我跑去找經理
  問他我可不可以從引撆師變成車架設計師
 
Q:為什麼你想換成車架設計師?
A:引撆工程很有趣,但發展會受到限制,車架設計的可能性更廣

Q:你經理的回答是?
A:我順利的換去設計車架了

Q:所以你在HRC第一個參與的工作是什麼?
A:我第一個工作是為RS 250及RS125設計車架,接下來是NSR 250
  陸續工作了幾年,我跟我經理說我想設計NSR500
  他問我為什麼?我回答他,經過了RS125及RS250的設計
  我自然很想再挑戰更多,所以他就給我superbike的案子
2016120904
(NSR500)
 
Q:是V2引撆的那台?還是V4呢?
A:V4,Aaron Slight及Kocinski騎的那台
  在2000年時我再度要求讓我設計NSR 500車子
  因為NSR500就像摩托車等級的F1
  而Superbike就像Touring Cars等級
 
Q:這次請求發生了什麼事呢?
A:我提出後,F1的老闆就跑來跟我說"好吧!你可以做F1"

Q:所以你就離開你熟悉的領域跑到F1去,不會擔心嗎?
A:當時Honda給我2個選擇--去F1或者 離開Honda
  因為我那時有2個非常小的兒子,我沒辦法離開
  所以我就去了F1(笑)
 
Q:你怎麼完成這個挑戰的?
A:我不得不承認,我很享受在F1的這幾年
  從2000年5月1日到2008年底,Honda決定終止在F1的經營
  看F1似乎有點無聊,但F1的技術面是十分興奮,有趣
  預算,工程師人數也跟摩托車這邊不同
  工程師對單一領域了解的非常深入

Q:你是指他們對於各自領域十分的專業
A:是,摩托車的領域比較廣
  在F1的這幾年,我在引撆,車架領域學到了很多
  尤其在空氣力學這一領域

Q:所以在2009年初你加入HRC團隊,你怎麼回到摩托車領域?需面對什麼?
A:在2009年的雪邦測試,我不得不說我很訝異

Q:為什麼?
A:Honda的速度真的很快很快,在直線可以巴掉Yamaha
  但在轉彎時,Yamaha很容易就超過我們
  我實在很難以接受
 
Q:所以這震驚了你?
A:是的!Honda車子很快,但在煞車時Yamaha還能比我們快
  我第一個想法是,我們也許某些地方錯了
  所以我們試著做不同設定,設法提高我們的效率
  但Yamaha仍舊比我們還好
 
Q:照這樣聽來,當你接手HRC時,你不僅只是經理,你也是個工程師
A:是的,在那時我已經是HRC的副總裁,我必需管理整個公司
  總裁只是個形象,實際管理公司的是副總裁
  我得學習很多事情,如管理,預算,法律事務等等
  但我的興趣仍舊是在技術領域,想著怎麼提高技術
  我來到HRC後,我改善了HRC的結構
 
Q:可以說一下你改變了什麼嗎?
A:我增加了車架區域,引撆區域,車架測試組,引撆測試組
  並增加了專注於未來技術發展的組,完全獨立於現有的小組

Q:對你來說,未來有多遠?
A:有些是半年,有些是三年,有些甚至超過10年

Q:使用現有的技術還是從0開始?
A:使用現有的技術,我很明確的給他們工作底線
  比如在2009年時,我告訴他們:你們必需提高煞車穩定性
  我知道一但我們提高了煞車,也許我們彎速比不過Yamaha
  但若我們在進彎前搶在Yamaha之前,他們就很難超過
 
Q:這聽起來很簡單也合邏輯
A:直線加速是我們的強項,彎速則是我們的弱點
  有時人們專注在改善弱點而忘掉強項    
  當時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及技術使我們的彎速更快
  但我們知道讓我們直線更快
  所以我們必需利用這點:在直線超車,搶在彎道前卡位
  然後再次利用我們的直線速度
  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,彎速快的車手很快就會投降了
 
Q:2009年後發生了什麼事?
A:開發組做的很好,從2010年開始,我們使用開發組的想法提高煞車
  我們試了很多不同的車架,在2010年的Qatar
  如果你還記得,Dani的車子搖的很厲害,他不是很滿意
  但Dovi喜歡他,因為他有更多的彎速
 
Q:2010年車子是你第一台車子,第一個用你的啠學開發出來的
  你滿意那台車嗎?
A:當然不,但這對我來說只是第一步而以

Q:所以一旦有你滿意的車子,應該也是要找個適合的車手
  那車手的名字就是Casey Stoner,是嗎?
A:是,Dani也佷滿意這概念
  事實上,我們仍舊使用這概念
  穩定的煞車對我們來說比引撆的power還要重要
  (答非所問丫~中本,人家有提到Casey耶)
 2016120905
 
Q:2011年建立了一台拿下了冠軍的車子
A:是的,2011年我的第一步做到了

Q:那第二步是什麼呢?
A:第二步就是要提高我們的彎速,我們的弱點
  我們試了一些東西,我現在很開心
  因為現在在彎速中我們比Yamaha還快
  你可以檢查所有的數據,尤其是在比較小的彎道
  我們的車比較快,總圈數是十分相似的
  但有時MM93有十分之一的優勢在於我們車子在轉彎時的優點
2016120906
 
Q:太讚了,你首先解決了煞車,然後又讓車子在轉彎時有競爭力
  那麼有失去了什麼嗎?
A:我們不會失去的..笑

Q:我換個說法,在那個地方Yamaha比較強
A:平衡,車子的整體平衡做的很好
  整體平衡指的是加速,轉彎等
 
Q:在Casey之後,來了MM93
  當2013年MM93初次來到HRC,你預見了他的未來及才華嗎?
A:2012年底的Valencia測試,MM93第一次測試我們的車子時我很驚訝
  當時狀況不是很好,我認為我們只有30分鐘有正常的賽道可以測試
  但他當時的速度及狀況真的讓我~~哇~~~
  好吧,我的選擇真的是對的
 2016120907
Q:這些年的改善對MM93有比較容易些嗎?
A:不,並不容易,通常車手必需花時間了解MotoGP的車子
  有天賦的車手可以做一個很快的圈速,但很難一致的結束
  在2013年時MM93是有些幸運的
  像在Austin,他是唯一使用後硬胎的車手,這讓他拿下冠軍
  上半季季中,他設法拉大與後面差距,然後下半季好好管理這優勢
  在sliverstone他告訴我:現在我知道怎麼管理我的輪胎
 
Q:所以MM93學很快
A:是,通常車手得花一年時間學習,但MM93只需要半年
  但他也很幸運,因為Jorge和Dani十分的強
  但他們2個都受了傷,他們錯過了幾場比賽,這讓他能拉開差距
 
Q:2014則是創下記錄的一年
A:那一年他理解怎麼好好管理他的車子,那一年車子和他的風格合而為一

Q:我想請你比較在你管理期間最Top的2個車手:Casey和MM93
A:我不能,因為2個人是完全不同的,他們在賽道上都有特別之處

Q:特別之處在那?
A:MM93的煞車是很特別,Casey則是彎速快,而且對於加速度很厲害
  也許他能找到在彎中正確傾角或是正確的缺油方程式吧
  在數據中你可以發現,他能控制輪胎抓地力,達到極限
  他的油門控制加速度也是很驚人,總是能催到極限
  2016120908
 
Q:那MM93呢?
A:MM93也很相似,但他需要更多的牽引力的幫助
  至於Casey,我真的不知道(沒人能理解外星人的)
 
Q:你明白為什麼Casey要退休嗎?
A:沒有,Casey是無法理解的,我尊重他的決定

Q:回到技術,2009年的車子和現在差異很大嗎?
  MotoGP這類別是保守的還是大膽改革呢?
A:我們不同於其他製造商,對Honda來說換車架,搖臂是很正常的
  我們若發現能更好,我們就會立刻改變
  所以我無法說我們現在的車子是用那年為base
  最好的例子就是,有的車手還在用舊車子(如MM93)
 
Q:引撆方面呢?
A:引撆則是保有相同概念,很強的馬力當然很重要,但駕馭良好更重要
  車架,穩定煞車是最重要的,尤其是保持高彎速
 
Q:概念從2009年就一樣,工程師不會覺的很無聊嗎?
A:有時我們會找到一些不同然後會去試

Q:2016年的車子如何?使用共同的ECU造成退步嗎?
A:在上半年是的,我們不知讓ECU運作的合我們的意
  現在我們明白了,至少有達到90%
  但若我們能使用自家的軟體套件,那就會更容易些
 
Q:從2009年到2016年很漫長,也很有挑戰性,你認為那年車子最好
A:明年的車最好,未來的車一定會比現在的車更好

Q:在MotoGP8年後,你退休了,在這段期間,你覺的最滿意的是什麼?
A:如果只能選一個,我會說是2010年
  那一年我們成功改善我們的車子,完成為奪冠準備
  而那也在2011年達成
2016120912 
中本跟一般日本人高階主管不同,他不喜歡高爾夫球
所以退休後不會巡迴世界各地高爾夫之旅
而會躲藏在他的山中小屋砍木頭,假裝自己是來自加拿大的伐木工人

Honda因為中本到來而脫胎換骨
雖然他要退休了,不過HRC依照著中本的規劃
還是能夠順利往前進

arrow
arrow

    Nan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